“入鄉先問俗”這個“俗”最主要的就是生產、生活習俗。我們采用民居、池塘作為底色圖案,表現的是江南水鄉的景象。這部分重點介紹南昌人的衣、食、住、行、交通、運輸等習俗。
  這是二十四節氣歌。二十四節氣是我國歷家的一個杰出創作,在歷法中占重要位置,對農業生產有很大作用。
  這是“物象測天”的農諺。
  這里反映的是二十四節氣和農業生產的關系。
  鄱陽湖里收了谷,狗都不吃仁米粥。西漢時鄱陽湖屬南昌管轄,湖田土質肥沃,一旦豐收糧食便堆積如山。(南昌話)“養豬婆,作湖田,務到一年吃三年”。
順推羊角,倒拖雞公:土車是南昌舊時的運輸工具,有兩種,車身高,輪大者為羊角車。車身矮,輪小者為雞公車,宜載笨重或體積大物品,只有倒拖著才能行走。
九佬十八匠,發財靠“三缸”:舊時民間工匠有“剃頭佬、剔腳佬、結豬佬、補鍋佬、洗磨佬、渡船佬、殺豬佬、打漁佬、打統佬;金匠、銀匠、銅匠、鐵匠、錫匠、石匠、木匠、畫匠、雕匠、彈匠、染匠、皮匠、酒匠、瓦匠、窯匠、榨匠、篾匠、攦匠”。染缸、醬缸、酒缸稱為“三缸”。
藜蒿炒臘肉:藜蒿是鄱陽湖邊上的野草,(南昌話)“鄱陽湖的草,城里人的寶”,“三月藜,四月蒿,,五月當柴燒”是指藜蒿季節性強。
三個蛋一碗面:稀客進門先吃三個蛋一碗面,如是貴客或受寵外甥,還要在面內加只雞腿。南昌人忌諱兩個蛋待客,這是對牽豬轱者的待遇,客人遇此情況可吃一留一,以禮避詬。
走盡天下叫老表:老表就是表兄弟。宋代以來,江西人才輩出,外出為官者甚多,走江湖、操工貿之風亦盛。南昌人重鄉情,在外地相逢均呼“老表”,外省人亦以老表為贛人愛稱,一直延續至今。